当前位置:循环首页>正文

右室起搏,何去何从?

Right Ventricular Pacing, What’s the Future?

作者:  华伟乔青   日期:2010/2/5 10:55:00

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,谢绝任何形式转载,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。

20世纪80年代以后,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更加生理的起搏模式与起搏部位的探索,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大量这方面的文献报道,可是对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危害心脏功能的具体机制、选择部位的右室起搏是否真的优于心尖部起搏、右室心尖部起搏升级为CRT的手术时机等诸多问题还未完全明晰。现在已经是Furman等首先报道心内膜起搏术之后的第51个年头,今后的右室起搏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呢,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,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,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。

    近年来,CRT治疗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的头对头比较也有报道。Doshi等进行的PAVE研究共纳入184名接受房室结消融的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,术后103人随机进入双心室起搏组,81人随机进入右室心尖部起搏组,两组的基线资料相似,,结果发现植入起搏器后6个月时双心室起搏组的射血分数、6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组。2008年Albertsen等将50名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入标准DDD(R)起搏组和双心室起搏组,结果发现术后12个月时标准双心室起搏组射血分数较术前没有下降,左室失同步程度明显减小,NT-proBNP水平显著降低,而DDD(R)起搏组射血分数较术前下降,左室失同步程度减小不明显,NT-proBNP水平没有变化。

    其他起搏方式的可行性
 
    2006年Vlay报道了9年间连续的460例右室流出道起搏的情况,起搏器植入的总体成功率为84%,在9年中的后4.5年起搏器植入的成功率更是高达92%。在该项研究的一个亚组分析中,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室流出道起搏的阈值、R波感知以及导线阻抗均没有显著差异。

    Burri等对连续的362例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心室起搏的患者进行研究,其中157例为间隔部起搏,另外205例为心尖部起搏,结果发现无论是植入当时还是在24个月的随访期间,间隔部起搏组和心尖部相比起搏阈值、感知、导线阻抗以及接受电极复位的比例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。

    Deshmukh等探讨了直接希氏束起搏的可行性,其对14名患者进行直接希氏束起搏,其中12名(86%)电极植入成功,随访23.4 +/-8.3个月这12名患者中有11名(92%)起搏阈值良好。

    而CRT治疗就是在植入DDD起搏器的基础上增

上一页  [1]  [2]  [3]  

版面编辑:李雅峰  责任编辑:韩伟



起搏模式起搏部位心尖部起搏

分享到: 更多
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招贤纳士
声明:国际循环网( www.icirculation.com)对刊载的所有文章、视频、幻灯、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。未经本站许可,不得转载。
京ICP备15014970号-5  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(京)-非经营性-2017-0063  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  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京ICP证150541号
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   © 2004-2024 www.icirculatio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公司名称: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:010-51295530